走进巨微
About us

研发理念
R&d concept

产品中心
core products

战略合作
Strategic Cooperation

人才招聘
Talent recruitment

社会责任
Responsibility

巨微新闻
Juwei news

踏歌而行,不畏风霜之寒;
逐梦而上,不惧山海之遥!
2025年1月24日,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,巨微文化隆重举办了一场温馨难忘的年会盛典。在这场盛典上,巨微文化董事长吕升运以“信念、理性与耐心”为主题发表了精彩致辞。
现将致辞全文呈现如下,与君共勉。
各位同事,晚上好!
一个多月前在富平的时候,我给公司的合伙人团队分享过我过去创业的一些经历。今天,借着这个机会,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切入,给大家谈一下我这些年来创业的一些体会,以及我个人对未来巨微文化发展的一些看法。我相信,在当下这个特殊的大环境下,谈这些体会和看法,无论对大家,还是对我,都会有特别不同的感受。
除了那些“速生速死”甚至“方生方死”的创业经历以外,整体上看,我有过四次主要的创业经历。第一次是开连锁书店,第二次是搞英语培训,第三次和第四次都是做图书出版。在这将近20年的创业历程中,经历了两次所谓“百年难遇”的疫情,一个是非典,一个是新冠。还经历了两次大的政策调整,一次是四六级成绩与学位证脱钩,一次是双减。
在这两次疫情、两次政策调整期间,我们遇到了很大的困难。这种困难,不亚于甚至明显超出了创业初期我们所遇到的所有困难。那个时候,我们不仅焦虑、迷茫,有时候还很绝望、无助。感谢命运,在我们很年轻的时候,给了很多的历练,以至于我们今天再次面对极端的环境之时,已经平和了很多,松弛了很多。困难无非是:收入锐减、费用剧增、现金告急;命运无法自控,没有确定预期,不知何时才能到头。克服困难的法宝也无非是:强干弱枝、开源节流、降本增效;更重要的是,要有盲目的自信,要保持必胜的信念。
在解决这些困难的过程中,关于创业,我有四点深切的体会,在此分享给大家:
第一,一切不好的都会过去,一切美好的终将到来。盛极而衰,否极泰来,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。因此,好的时候要居安思危,坏的时候要满怀希望。只要肉体没有被消灭,精神没有被打垮,粮食没有被耗尽,就要坚信春天一定会到来,我们一定会有机会。
第二,选择业务赛道时,要尽可能远离政策地带。赛道的有无存亡和盛衰趋势要有确定性。市场端和行业端,总得有一头是高度确定的,否则,困难来临时,就会腹背受敌,陷入被动。
第三,无论何时,都要有充沛的现金利润储备。不仅要追求现金流,还要追求现金利润,更要追求足够充沛的现金利润储备。没有足够的现金利润储备,新东方这样的企业不可能在“双减”政策出台后做到完美收场。所以,冬天来临之前,一定要备足棉衣和粮草。否则,就只能做寒号鸟,看不到明天的太阳。
第四,一切要以客户为中心,聚焦客户价值创造。凡是不以客户为中心,影响客户价值创造的动作,都是多余的,都应当被去除或者弱化。相反,就应当予以增加或者强化。否则,就会造成不必要的、无意义的浪费。
鉴于当下的大环境,对于未来,我有一些看法,也与大家一并分享:
第一,大萧条时期一定会有一些企业逆势崛起。物竞天择,适者生存。何为“适者”?适者不论强弱,也不论大小,而只论应变与否。当外界环境有了极端的变化之时,僵化不变者死,随机应变者存。大且僵化的公司,会面对更多的困难,小而灵活的公司,因为船小好掉头,反而更容易活下去。所以,我们要努力适应并活过这个寒冬,耐心等待春暖花开。很多人把当下看作是历史的“垃圾时间”,尽管如此,我依然坚信,所有了不起的企业都是经受住了考验的企业。强大的生命力和顽强的求生欲望,使得那些处于危机时期的企业百炼成钢,练就了一身绝世武功。如果足够聪明,并有足够的野心,我们应当怀着一种激动的心情来参与这一场剧变。大萧条是一次历史性的机遇,是借助上天之手淘汰不适应者的最佳时机。看看1929年的美国大萧条,在惊心动魄的企业倒闭、经济倒退中,杜邦、宝洁、露华浓、RCA及IBM等一大批日后卓越的企业相继崛起,大部分直到今天依然傲视群雄。直到24年后的1953年,美国的资本市场才恢复到1929年之前的水平。但这影响了上述这些企业走向卓越了吗?没有,正是这种艰难困苦,成就了卓越和不朽。所以,永远都不要失去信心和希望。1923年,一名记者问著名的登山探险家乔治·马洛里为何要攀登珠穆朗玛峰时,他凝望着珠峰,淡淡地答道:“因为山就在那里。”在他眼里,卓越、胜败与否,已非关键。重要的,是信仰。做企业也应当是一种信仰。为什么要做企业?因为,客户就在那里。
第二,要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充分思想准备。自创业以来,我没有一天不焦虑。天性也本来如此,总觉得天命在我,所以要不舍昼夜。有一天,我看到了导演贾樟柯的一段话,就一下子释然了。他说:“我从未感到恐慌。……我认为没有什么生活是我不能过的,没有什么是我不能去冒险的,没有什么是我不能去尝试的。”他说得对,没有什么生活不能过。我们既要能过好日子,也要能过苦日子,更要能过“栏杆拍遍,无人会,登临意”这样长且难熬的苦日子。这个结果,我们不能选择,只能接受。20世纪60年代末,越南战争陷入拉锯状态,结束遥遥无期。越南总理、国防部长等人访华,询问林彪有关越南战争的制胜之道,林彪只回应了一个字:“熬!”他以中国的抗日战争类比,认为在美国支持的南越极其强大之时,相对弱小的北越要想“毕其功于一役”,是不切实际的。因此,只有熬下去,才会有出路。毛泽东在《论持久战》中说:“只要我能运用正确的军事的和政治的策略,不犯原则的错误,竭尽最善的努力,敌之不利因素和我之有利因素均将随战争之延长而发展,必能继续改变着敌我强弱的原来程度,继续变化着敌我的优劣形势。到了新的一定阶段时,就将发生强弱程度上和优劣形势上的大变化,而达到敌败我胜的结果。”当下的大环境,就是那个强敌。我们要想取胜,靠的也是必胜的信念、正确的策略和耐心的等待。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,我们该如何走下去?再来看个小故事。1934年10月,而立之年的邓小平跟随中央红军踏上长征之途,一路跋山涉水,历尽艰辛。几十年后,有人问:“长征那么艰难凶险,你是怎样走过来的?”邓小平想了想,回答道:“跟着走!”简短三个字,内涵丰富,寓意深邃。当你没有自己的人生方向时,不妨跟着大部队先走一走,或许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来。
第三,做好正确的关键事项,并尽可能地少犯错误。汉代的贾谊在其《过秦论》中说秦始皇之所以能统一六国,在于其能“奋六世之余烈”。何以见得?我们从中能得到哪些启示?第一世秦孝公嬴渠梁,重用商鞅施行变法,使得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集权国家,为后来秦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。第二世秦惠文王嬴驷,任用张仪以连横破六国合纵,提拔樗里疾、司马错,北伐义渠,西平巴蜀,东出函谷,南下商於,进一步为秦统一六国打下坚实基础。第三世秦武王嬴荡在位虽然只有三年,但是任用甘茂攻占了韩国的军事重镇宜阳,扫平了秦国东出的屏障,为日后秦国东出函谷关打开了通道。第四世秦昭襄王嬴稷,重用范雎“远交近攻”,任用白起攻城拔寨,造就了一支能征善战的秦军,基本摧垮了六国的主力军,加速了秦统一六国的进程。第五世秦孝文王嬴柱在位只有三天,但据《史记》载:“孝文王元年,赦罪人,修先王功臣,褒、厚亲、戚,弛苑囿”,也为秦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。第六世秦庄襄王嬴异人在位仅三年,但其任用吕不韦,攻灭东周国,消灭了周王朝最后的残余势力。这六世在统一六国这件事上所做的贡献,总结起来有四点:第一,战略方向清晰,“东出函谷、统一六国”的梦想贯穿始终。第二,围绕着这一战略,数代人各自做对了很多关键性的配称。第三,在战略上都没有犯过什么大的错误。第四,以时间换空间,用六世换一统。可见,要成就一份大的事业,不仅要明确方向,做好正确的事情,不犯大的错误,还需要有充足的耐心和耐力,有时候,甚至需要几代人的接续努力。所以,当我们今天面对这样的大环境时,也要不断地告诫自己,要用足够的耐心去做好正确的事情,做积极的、以进攻为目的的防御。最起码,不要放弃,不要躺平,不要犯大的错误。
毛主席有一首词,叫《卜算子·咏梅》,我最喜欢的是其中的这一句:“已是悬崖百丈冰,犹有花枝俏。”这种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,令人感叹。我送给大家,既作为逆境中的激励,也作为对新年的祝福。
衷心地祝福大家新年快乐,一切顺意!
2025年1月24日星期五
大华股份西安数智产业园